艺术家用咖啡液作画,水果、砂糖都能变颜料……

咖啡是许多上班族必备的提神饮品,而对于意大利艺术家茱莉亚·贝尔纳德利来说,咖啡不仅可以喝,还可以用来作画。

Some people are so incredibly talented that they can be artistically inspired by the most unexpected of things, such as spilled drinks. Case in point – Italian artist Giulia Bernardelli, whose amazing coffee art began as a mishap.
有些人非常有天赋,他们可以从意想不到的事情中获得艺术灵感,比如洒出来的饮品。意大利艺术家茱莉亚·贝尔纳德利就有这样的才华,她用咖啡创作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而这一切始于一场意外。

图源:Ins

One day, Giulia was drawing and having her coffee at the same time. At one point, she moved her hand too quickly and spilled her coffee all over the canvas, but the way the coffee stain spread inspired her to pick up the spoon and use it as a brush, to guide the brown liquid. And that’s how her journey into coffee art began. She got better and better at it, and today Giulia is regarded as one of the world’s best coffee artists.
一天,茱莉亚一边画画一边喝咖啡。她的手动得太快弄洒了咖啡,画布上泼满了咖啡,但咖啡污渍扩散的方式给了她灵感,她拿起勺子作画笔,勾画棕色的咖啡液。这就是茱莉亚用咖啡作画的开始。她的技艺越来越精湛,如今,茱莉亚是世界上公认的最好的咖啡艺术家之一。

图源:Ins

Born in 1987 in the city of Mantua, Giulia Bernardelli graduated at the Accademia of Fine Arts of Bologna with a bachelor’s degree in educational studies, but it was the above-mentioned coffee mishap that shaped her artistic career.
茱莉亚·贝尔纳德利1987年出生于曼图亚市,毕业于博洛尼亚美术学院,获得教育学学士学位,但正是上述经历开启了她的艺术生涯。

 

茱莉亚用咖啡液创作的米兰大教堂。图源:Ins

As for the things Giulia draws with coffee, she takes inspiration from a variety of things, such as famous artworks, architecture, or the human body.
用咖啡作画时,茱莉亚会从各种事物中获取灵感,比如著名的艺术品、建筑或人体。

茱莉亚的咖啡画在Instagram上一炮而红,她独特的创意和非凡的画技征服了无数网友。一起来欣赏这些神奇的艺术品吧!

 

茱莉亚用咖啡液绘制米开朗基罗的著名壁画《创世纪》。图源:Ins

 

用砂糖绘制的银河系。图源:Ins

 

图源:Ins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发布关于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的公示。公示称,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评审命名工作的通知》(办公共函〔2021〕53号),经各省推荐、集中评审和现场抽查,确定了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现对拟命名名单进行公示,公示期7天(10月20日至26日)。公示期间如有异议可通过书面形式向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反映。以单位名义反映的,应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应署真实姓名及联系方式。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 你去过几个?

2021-2023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拟命名名单

课上减负提效 “双减”如何让教育”返璞归真”

作业少了,辅导班停了,课后活动丰富了……今年9月,“双减”为全国中小学生送上了一份特别的开学礼。“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一个多月,带来了不少新气象,学生和家长欣喜之余,也不禁提出疑问,“双减”后的学习质量如何保证?“双减”到底如何让教育“返璞归真”?新华每日电讯记者对此进行了探访。

放学后,孩子们在干啥?

下午四点半,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八年级的贺国桓没有回家,而是早早来到无人机教室,和小伙伴们围坐在电脑前,进行模块化编程。学生们的讨论声和无人机的引擎声填满了整间教室,一架架无人机从出发点平稳起飞,在空中自如地翻了几个跟头后,稳稳地落在了终点。

新学期开始后,贺国桓的课后生活一下子丰富了起来。“以前放学回家后我一般自己做作业,在家里没有同学一起探讨,缺少学习的氛围。现在我在学校就可以快速完成作业,还可以上自己喜欢的素拓课。”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天津的中小学采取“5+2”课后服务模式,即每周5天工作日都要开展课后服务,每天至少开展2小时,课后服务内容以答疑辅导和素质拓展活动为主。

放学后的校园里,每一间教室都“别有洞天”。在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大器之形”的课堂上,学生们戴着围裙坐在转盘边,把陶泥塑造成想要的形状;“机器人”的课堂上,学生们一边编辑着程序,一边摆弄着手里的电子元件;“缤纷世界之旅”的课堂上,老师带领着学生们领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

教师陈群燕除了教授八年级的物理课,也是素拓课“生活与物理”的授课老师,在陈群燕看来,素拓课对学生专业课的学习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物理是一门和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对学生的实验能力有一定要求,我们在课堂上讲授理论,素拓课上让学生动手做实验,把理论和生活相结合,让学生爱上物理。”

“‘双减’目的就是让教育‘返璞归真’,开展课后服务关键要‘留人留心’,让孩子喜欢课程和校园,想要‘叫座’,就得有真本事。”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党支部书记杜惠荣说,专业的素拓课程离不开优秀师资力量,除了挖掘校内资源,社会资源的力量同样不容小觑。

为了给学校课后服务提供有力人才支撑,天津市河西区探索建立了“三个一百”志愿服务团队,即社区志愿者团队、高校志愿者团队、家长志愿者团队,退休教师、大学生、家长等纷纷登上讲台,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传播知识。

蹦床、棒球、排球、中国跤……在天津市河西区德贤小学,孩子们在一天的专业课学习后,在阳光下尽情跑跳,开启了“运动模式”。而丰富多彩的体育课程之所以能顺利开展,也离不开社会资源的支持。

天津市河西区德贤小学校长周瑞说,“学校在开展课后服务前进行了充分调研,大量家长反馈希望孩子可进行更多体育锻炼,而很多体育项目需专业老师指导,为此区体育局等部门给予大力支持,不少老师是专业运动员出身,确保了课程的安全性和专业性。”

15分钟的作业够吗?

“双减”政策要求,全面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学生们究竟什么时候写作业?教学质量又该如何保证?

“过去学生为写作业发愁,现在老师为留作业发愁。”天津市第二新华中学九年级的数学老师兼年级组长孙玥为留作业专门建立了一款小程序,每个学科的老师把每天的作业内容和预计完成时长填写进小程序中,孙玥进行总体把控,保证学生每天的作业总时长控制在90分钟以内,平均每科作业在15分钟左右。

15分钟的作业够吗?孙玥笑着说道,“作业量减少,确实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必须提高作业设计的科学性,让孩子们的每一次练习都能产生最大的效用。”

为此,老师们加强研讨,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学习情况,分层留作业,让不同的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练习。

此外,“答疑辅导”是课后服务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在学校完成大部分作业,老师则第一时间从作业的反馈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为每个学生进行辅导。

“之前放学后学生都回家了,即使有不会的问题也没办法及时向老师请教。‘答疑辅导’给了老师因材施教的空间,老师可以第一时间解答学生的疑问。”德贤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陈雯说。

作业少了,对课堂的效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孙玥介绍,“老师们备课更加用心,同时会在课堂上进行小测验,根据测验结果对学生进行单独辅导,保证每个学生都要掌握课堂内容。”

减作业,提效率,效果究竟怎样?不少老师表示,由于新学期刚刚过去一个月左右,学生们的学习效果还无法进行数据化的呈现,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确实得到了提升。

在陈雯的班上,不少孩子的变化让她印象深刻。“班里一个男孩的家长曾经向我反映,在家里一篇字要写一天,在学校十几分钟就写完了,而且由于老师在身边能够及时指导,孩子的字比之前工整好看了不少,班里许多孩子都有肉眼可见的进步。”

陈群燕也表示,班上学生的学习热情比之前更高,机械性的作业练习减少,体现思维能力的题目增加,长期来看更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8万元的辅导班还用上吗?

“双减”政策规定,坚持从严治理,全面规范校外培训行为。校外培训这座曾经压在学生肩上的“大山”,现如今被移走了吗?

“家里的老人轮流接孩子,每天中午吃完午饭,老人就出发前往我家准备晚饭食材;15:30孩子放学,老人把孩子接回家,开始做晚饭;16:30我下班回家,和孩子一起吃晚饭,之后送他去上校外培训班;18:30培训班开始上课,20:30培训班下课,22:00左右回家。”“80后”妈妈李岩介绍着儿子一年级时的日常安排。

去年,李岩给孩子报了语数外三科的校外辅导班,周末还有网球课和大提琴课,一年在校外辅导机构的学费就高达8万元。

然而,这份让人身心俱疲的时间表和高昂的学费并没有换来李岩的心安,反而让她更焦虑,“我们总是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机构正是瞅准了家长的这种心态,所教授的知识比学校的课程更难一些,但学习效果和付出却并不成正比。”

李岩的儿子曾在学校里做一份校外辅导机构的英语试卷,老师告诉她这是初二的难度,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来说太难了。“我心里也想过不让他再上这些辅导班,但是周围的孩子都在上,我也下不了决心放弃。”李岩无奈地说。

孙玥班上也曾有不少学生在外补课,学生们有时会提前学习一些学校老师还没有讲的内容,孙玥觉得这对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收效甚微。“学校的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而大部分辅导机构则偏重于解题,这样功利性的学习不利于孩子学习能力的长期提升。”

刚刚带过一届初中毕业班的陈群燕也表示,在外补课的效果并没有想象中好。“中考绝大部分是在考核教材上的知识,只要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课堂上的知识点,按照老师的指导去学习,取得好成绩并不是难事。”

随着“双减”政策的实施,像李岩一样纠结的家长松了一口气。“学校课后服务的开展让我们从疲惫和焦虑中解脱了出来,家长可以根据下班时间来选择接孩子的时间,减轻了家庭的人力负担;学校开展了素拓课程和答疑辅导,我们也不需要再去上课外辅导班了,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也得到了缓解。”李岩说。

祁云飞的女儿今年刚上初三,新学期开始后,女儿此前一直在上的数学和物理辅导班停课了。“刚开始孩子内心比较焦虑,就像一直依赖的拐杖突然没有了,难免不适应。老师也和孩子说,课后服务加上课堂内容足以应付中考,孩子的心态也在逐渐调整。”

周瑞表示,“过分依赖教育机构是短视的教育,正确教育理念的形成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面的配合。然而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的调整需要时间,‘双减’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长远来看,‘双减’产生的积极影响将会让孩子一生受益。”

华夏古乐团 让文物来唱歌 让文物来奏乐

        河南博物院又双叒叕“出圈”了,一首单日播放量高达1.2亿的国风曲目《一块做好事》(古乐版)再次将这座中原文藏大馆推至大众面前。古乐版歌曲一经发布,迅速收获超高人气,微博话题“从河南把善意传遍全国”也登上了热搜同城榜,网友们纷纷表示:“一股盛唐气息扑面而来”“这金石之音,我爱了”“聆曲闻音,善意延绵”……

  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使用来自先秦、汉唐时期的13件馆藏乐器,对公益歌曲《一块做好事》进行了重新编配和演绎,改编后的古乐版歌曲,曲调悠扬,韵味十足。21年来,这群传统音乐的传承者深耕文物复原和研发工作,复原的300余件套的音乐文物和100多首乐曲涵盖各个朝代。为了让停留在史书上的音乐遗产重现“真”身,团队倾力打造了可听、可赏、可体验的“云端古乐厅”,前不久还入选了“国字号”工程项目储备库。

用华夏古乐器演奏一曲现代流行音乐

  这让贺科长“费大劲儿”了

“99公益日”来临之际,河南博物院与河南共青团、腾讯慈善基金会等多方联合,通过“文化+公益”的方式,将现代流行音乐与华夏古乐器的雅乐风格相结合,打造了这首公益歌曲《一块做好事》(古乐版)。

曲目改编是团队开展的第一步工作,根据原版歌曲的曲调特征,团队从词话移植改编、传统乐器选用到演出基本形式等方面做了诸多调整。但是,原版音乐清新活泼、动感十足的节奏特点,让担任此次编配工作的创作科科长贺小帅“费大劲儿”了。贺小帅讲到,即便是有着十多年的演奏经验,他在刚接到这项任务时,也丝毫没有头绪。“后来我想,它有多劲爆多欢快,我就要多慢多雅致。”

回想起那次创作过程,贺小帅觉得那是音乐家的一次“灵光乍现”,静下心来的他仅用六个小时就完成了85%的编配工作。随后,在团队的整个排练磨合过程中,他不断地精雕细琢,最终才有了这首唯美动听、曲调悠扬、富有韵味的古乐版本。

“乐曲除了在编排上有一定难度,对乐手来说,最大的难度是在演奏乐曲时还要演唱。”华夏古乐团团长霍锟提到,传统古乐器追求的是四平八稳、一唱三叹的节奏感,音乐律动很慢,与现代音乐强烈的节奏感形成巨大反差,边演奏边唱的难度着实不小。“而且,对于习惯了在剧场演出的团队而言,传统音乐的现场冲击力会更好,而视频拍摄很难达到现场标准,这些对乐手来说都极具挑战性。”

这首新曲使用的13件传统古乐器极具代表性,而且大部分是团队按照馆藏文物复原的乐器。其中,“年龄”最大的古乐器距今已有2500年,是来自先秦时期的编钟、编磬,金声玉振,叮咚作响,穿越千年时空的唯美音色直击听众心灵。贺小帅解释道,之所以选择编钟、编磬这样的“重器”来开场,筝瑟类弹拨乐器缓缓引入,是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乐之邦,而这些穿越时空而来的声音,能够带领听众重温华夏千年文明。

为了完美烘托“一块做好事”的热闹氛围,古曲中还使用了笙、箫、笛等吹管乐器以及锣、鼓、木鱼、铙、钹等打击乐器。“河南是一个戏曲大省,但我没有加入任何豫剧曲风的感觉,只是用锣、铙、钹等打击乐器来展示中原独特的民俗乐音。”贺小帅解释道,因为这首歌是团队代表河南录制的公益歌曲,需要呈现出一些河南元素,所以他们在结尾用河南话唱出了口号“咱们一块做好事”,并加入了河南话里非常经典的“中”作为结束语。

录制当天,团队从7点就开始准备,一遍遍打磨,一点点改进,一直到晚上10点才完成录制。不过,当《一块做好事》(古乐版)的单曲日播量高达1.2亿的时候,就足以说明团队的努力得到了公众认可。“其实,我们没有预想到这首歌的反响会这么大,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种尝试。”霍锟表示,年轻朋友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与鼓励让团队感受到了存在感,也让他们觉得这份工作做得很有价值。“中国讲究‘知音’情怀,这也是让我们未来继续做好这份工作的原生动力。”

21年复原300余件套音乐文物

  编译创作100多首乐曲

从拼手速才能抢到的“考古盲盒”,到能吃的“古钱币巧克力”成为爆款;从14个娇憨丰腴的唐朝少女“夜探”河南博物院,再到重磅推出99公益歌曲《一块做好事》,河南博物院的频频“出圈”如一记惊雷,唤醒了沉睡千年的中原古文化。

创建于1927年的河南博物院,在历经90余载风雨坎坷路,倾注了一代代人的心血和汗水后,成为了中原文化展示的中心,国内最具影响力的博物馆之一,并于2009年入选首批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博物馆。如今,馆藏文物高达17万件套,囊括了从石器时代到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珍品,它们犹如镶嵌在中原大地上的颗颗明珠,放射出璀璨的华光,吸引着无数海内外“知音”……

而这首播放量高达1.2亿的佳作背后,正是河南博物院策划的一个长达21年之久的公众项目——以古代音乐为基础的华夏古乐团。为了使馆内珍藏的静态古乐器文物弹奏出立体鲜活的古乐,让现代观众倾听来自“历史深处的声音”,河南博物院的专家组在与国内音乐界、考古界、教育界专家进行论证与学术研究后,最终确定了以乐器、服饰、古乐谱为主的三大支撑体系作为未来发展的方向。

悠扬浑厚的编钟、古朴苍凉的埙、轻柔典雅的瑟、如诉心声的箫……声声入心的古乐之声,将中原盛世的音律在今日重现。这里,就是华夏古乐团的演出现场。除了周一公休之外,每天上、下午都会以演出的形式,为来自全国各地的观众带来沁人心脾的古乐表演。每年大概有六七百场次,如今已累计演出了13000多场次。“在互联网时代,这个数字不算大,但是对于博物馆传统的剧场展演形式来说,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规模了。”霍锟解释道。

目前,华夏古乐团一共有23名乐手,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他们如同乐队组合一般,都有自己固定的站位和演奏乐器。但不同的是,他们的日常工作不仅仅局限于演出,每个人都需要立足自身发展,不断学习和拓展古乐器复原技能,逐步转型为“一专多能”的学术型演奏员。

从8000多年前的骨笛,到5000年前的陶埙、4000年前龙山的特磬、3000年前夏王宫的铜铃,再到2000多年前的两周钟鼓磬瑟、管箫琴笙,1000多年前的歌舞乐俑……目前,他们已经复活了乐器实物、音乐图像、音乐文献等300余件套的音乐文物,编译创作了100多首乐曲。在这些乐器的复原过程中,有些甚至没有图片和史料记载,只能凭仅存的文献资料来进行还原,研发难度可想而知。

古乐器复制工作一般由霍锟牵头和乐器首席演奏家等人组成一个课题研究小组,前期工作主要是搜集古籍资料、制作材料,以及制作工艺等。“有时从古籍记载中很难找到有用的线索,比如琵琶,很难通过一张图片判断它的面板或丝弦是什么材质做成的,实物资料的匮乏性和不易调查性也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即便是已出土的古乐器,在复原时也需要通过精密的仪器对原文物进行形制大小、音乐性能、铸造工艺等全方位测量,再根据音乐学、美学、铸造业等专业领域的研究、调试,进而进行数据分析研究,在研究基础之上进行方案设计、施工等,而这一切往往需要耗费两到三年时间。“乐器复制是一个反反复复的过程。复制只是其中一个层面,平常也需要根据相关资料进行研制甚至仿制。”霍锟说。

当前期准备就绪后,团队通常会选择上海、江苏、苏州、扬州等民族乐器制作基础比较好的地区进行跨地区作业。演奏员们不仅要经常两地奔波,还要深入工厂做一些操作性工作,比如沟通方案、挑选木材、定制丝弦等,一呆就是一星期。“表面上看,就是舞台上展示的一件美美的乐器,但其实背后投入的人力、物力等都非常大。”

耗时十几年

  成功复原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

说到古乐器复原的困难,让霍锟印象最深刻的却是一支看起来颇为简单的笛子。

贾湖骨笛,因出土于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又以鹤类禽鸟尺骨钻孔制作而成得名。据馆藏资料显示,这是一支来自于8000年前的笛子,是河南博物院所有藏品中“年龄”最大的文物,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保存最为完整的吹管乐器,被誉为“中华第一笛”。

馆内现存的贾湖骨笛,笛身长23.6厘米,径最宽处1.1厘米,器物整体呈褐色,因石化而通体光滑晶莹。笛身上钻有七个音孔,经专家测定,可以演奏出近似七声音阶的乐曲,正是现代音乐的do、re、mi、fa、sol、la、si七音符。就是这样一件看似简单的文物,复原之路却异常艰难。“别看它只是一个钻了几个孔的骨管,我们团队却耗时十几年才得以完成。”霍锟回忆,据专家考证,贾湖骨笛是用丹顶鹤等鹤类的尺骨做成的,而丹顶鹤又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所以材质基本无法得到。后来,北京动物园曾给他们提供了一个自然死亡的丹顶鹤标本,但却由于尺寸太小而不符合骨笛的制作要求。为了能尽快研制出贾湖骨笛,他们曾使用骨粉合成或树脂等材料作为替代品,甚至尝试联系各地自然保护协会寻找其他大型飞禽类的骨骼,但都不是很满意。

“骨粉做成的仿制品,还是差点意思。”贺小帅从2006年入团开始,就一直在跟进复原工作。直到2018年,团队才找到类似的动物骨骼标本,从而形成了相对完善的制作方案,此时距离团队立项研制骨笛已经过去了十几年。然而,为了找到合适的骨笛制作人,他们苦苦寻觅,又花了整整两年时间。“制作过程只有三四个小时,准备工作却有十几年。”全程参与制作的贺小帅亲眼见证了这支来自8000年前的贾湖骨笛的“重生”,“尽管仍有瑕疵,但音高、音色已经十分接近馆藏的贾湖骨笛了。”

在追求完美的道路上,团队并没有就此止步。90后小伙儿晏文涛在前辈们多年汇总整理的数据和材料基础上,接手了贾湖骨笛的制作工作。“复原骨笛工作中,最难的是开孔的计算和方法,我们花了很长时间讨论怎么开孔?位置定哪儿?虽然数据都已经算好了,但就是不敢下手。”稀缺难得的骨笛材质,让负责复原工作的晏文涛直呼“压力山大”。霍锟得知后,就说了一句“开,没事儿”。

就是这样一句质朴而又充满力量的话,让晏文涛鼓起勇气放手一搏。回想起那一刻,晏文涛笑着说,因为从小就学笛子,曾多次听老师提起贾湖骨笛,心里非常清楚它的重要性,“虽然团队之前已经成功复原了贾湖骨笛,但是当我手握着这件成品时,内心依然激动万分,仿佛穿越银河的手触摸到了星辰。”

千年古乐“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的过程

古乐器能够参考出土文物和史料记载进行还原,但是,上古音乐的幽远、唐代宫廷乐的繁荣、明清歌舞的风骚……先民的天籁之音都随着时空变迁,遗失在历史长河中。

“音乐是一个稍纵即逝的时空艺术。”霍锟说,在此前几千年的历史时期,没有任何能够记录声音的载体,乐谱是目前唯一能够还原古代音乐形式的史料记载。团队通常需要翻阅无数资料,才能从蛛丝马迹中找到破解千年古乐的“密码”。而中国最早的乐谱直到唐朝才出现,这也给古乐复原工作增加了一定难度。

负责创编工作的贺小帅对此深有体会。“乐谱复原的第一步,就是有针对性地查找作品资料,然后再把古代简字谱进行编译和创作。”贺小帅提到,古曲谱几乎都是由汉字偏旁部首组成的简字谱,团队目前的工作就是依据唐宋明清各个朝代的古谱、民间遗谱的记载,以及曲风等特征对古谱进行综合性的艺术化创作和重构。

“像古文中的‘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这句话就是指用编钟编磬类乐器作为音乐的主干形式,再配合琴瑟类的丝弦乐器和竹类的吹奏乐器作为主旋律,构成当时音乐演奏形式。”霍锟补充道,史料中还会记载一些观众的听觉感受比如“皇皇穆穆”“大珠小珠落玉盘”“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这些都是辅助乐谱进行乐曲编译、重构、研发、创作等工作的审美参考。

相比通俗乐、民族乐,华夏古乐团更多的是承担古代音乐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传承责任,以继承古代音乐的瑰丽遗产。去年疫情伊始,河南博物院按照防疫要求暂停所有线下展演活动。当余韵悠长的华夏遗音被按下暂停键时,很多网友跑到博物院官方微博和微信留言,称“听不到古乐,还挺想念的”。为了推动传统古乐“飞入寻常百姓家”,团队又借助新媒体、自媒体技术打造了“华夏古乐云赏”“网上音乐厅”等一系列线上项目。除了尝试在线古乐欣赏,团队还在直播中加入了一些古代乐器的背景介绍,方便听众能够通过古乐器了解古代音乐文化背后的故事。“互联网传播是团队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挑战。”霍锟还提到,其实早在几年前,华夏古乐团就尝试将古代音乐研究、复原展演与数字化应用进行创新融合,并结合线下演出形式,植入风雨雷电等沉浸式的全息数字化视觉素材,重现历史场景。

前不久,河南博物院申报的“华夏古乐——音乐文物复原展演”的数字化应用与传播”入选了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2021年度国家文化和旅游科技创新工程项目”。河南博物院在原有数字化技术的基础上,运用数字化拍摄制作、5G、互联网传播等技术打造沉浸式舞台美术视觉体验,搭建起古代音乐文化互联网传播优势平台“云端古乐厅”,这将是国内首个古代音乐文化互联网综合性创新传播项目。

新兴技术的加持,自然是锦上添花,但如何将数字化舞美效果与传统文化进行碰撞融合,是团队在探索过程中思考最多的问题。“每个节目都需要从制作、艺术美、冲击力、学术性、文化感等多方面进行学术论证,这也导致节目制作周期长、成本高,对合作团队的技术保障能力要求极高。”霍锟表示,舞台艺术受自身规律限制,很难一味地追求视觉震撼。有些技术在舞台上的应用或者跟古乐结合时,根本没有相对应的素材,只能进行融合式创新,“我们想传递的不仅仅是美和震撼,还要有更深层次的文化含量和严谨的学术定位。这是一个需要长期摸索的过程。”

要让展厅里的文物活起来

  文化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台湾一位学者曾经说过,文化不是过去完成时,而是现在进行时。

霍锟对此表示非常认同,传统文化不是停留在教科书上的一段文字,也不是躺在博物馆展厅里的一件文物,它应该成为一个动态的传承过程。作为一名身处舞台的艺人,作为聚光灯下的文化引领者,华夏古乐团最大的特点就是始终在做传统文化整体链条式的研究,在文化学术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整理、重构、复原、展演。“我们要让展厅里的文物活起来,让文物来唱歌,让文物来奏乐。”

但是,与现代传统乐器相比,古代乐器在演奏技法、审美意境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别。很多古代乐器失传已久,乐手们无法从现代乐器中寻找到任何与之相关的痕迹,只能结合国内外专家著作不断研究和摸索古代乐器的演奏技法,研发适合不同乐曲的演奏方式。所以21年来,这群传统音乐的传承者一直尝试打破常规、静态的观展方式,重新构建,让停留在史书上的宝贵音乐文化遗产重现“真”身,完成“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量变与质变。

从现场观看华夏古乐团演出的观众人数累计超过120万,到线上单曲日播放量超过1.2亿,当代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对他们而言是莫大的鼓励。“数字的背后是一个个人,这些人就是支撑我们走下去的动力。他们的鼓励和感动对我们来说,是非常大的助推剂、营养剂,我们能隔空感受到网友的热情支持和真诚关注。”霍锟说,隔空传递的动力不仅仅局限于国内。随着中外文化交流的日渐繁荣,华夏古乐团曾多次代表国家、河南省赴外进行文化交流、访问演出,足迹遍及亚、欧、美洲的10余个国家,他们带着穿越千年时空的古老乐音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多年前,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团代表国家到美国参加“欢乐春节”活动演出,他们从西海岸的洛杉矶一直到西北角的波特兰。其间,一个华人社团从旧金山跟着团队行驶了2000多里地,一边张罗着搞见面会,一边默默地做起志愿者。“在身处异国他乡的这些朋友们,听到了来自祖国历史的声音。”直到今天,霍锟一闭上眼睛,仍能回忆起海外侨胞听到华夏正声时那一双双饱含泪水的眼睛。“在全球文明交流互鉴的今天,‘中国历史的好声音’在文化路口遇到了来自不同地域的知音,我们很感动,同时也为咱们中华几千年的古代音乐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

2020年是华夏古乐团建团20周年,它代表着下一个行程的开始。如何在新时代开启古代音乐传承的新局面,让古乐在新时代发出新的声音,以“乐”觅知音,这是团队中每一人在未来发展中肩负的新使命。

“中国古乐天团,继续加油!”这是霍锟最想和团队说的一句话。“愿华夏古乐团知音遍天下。”

孔子学院全球门户网站上线

9月27日,主题为“致敬历史,开启未来”的“孔子学院日”活动在京举办,75位在孔子学院任职超过10年的中外方院长获颁“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孔子学院全球门户网站同日上线。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卫出席活动。孔子学院院长、教师、在华留学学员和中方合作机构代表等100余人出席现场活动,全球孔院通过线上共同参与庆祝这一属于自己的节日。

“以‘致敬历史,开启未来’为主题,共同向孔子学院过去17年的发展历史和成绩致敬,共同向以院长为代表的许许多多长期为孔院辛勤付出、作出重要贡献的孔院人致敬!”杨卫代表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在致辞中表达对中外院长的敬意。获奖院长在线下与线上纷纷发表感言,分享他们与孔院结缘的故事和心路历程,表达对孔院发展的美好祝愿和从事国际中文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心。现场气氛热烈感人。据悉,颁授“孔子学院院长纪念奖章”将作为常设项目,每年在“孔子学院日”前后举行。

经过一年多反复打磨,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筹建的孔子学院全球门户网站www.ci.cn同时上线。网站将致力于加强全球孔子学院间的协同,提供更加开放、便捷、高效的服务,协助中外方合作机构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促进孔子学院可持续高质量发展。

“孔子学院日”活动现场揭晓了“最孔院”短视频征集活动100部入围作品名单。此次活动由中国国际中文教育基金会主办,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支持,共收到来自孔子学院和课堂的参赛作品近500部,此次入围作品将继续角逐三个竞赛单元的大奖,大众投票通道将于北京时间2021年9月29号上午9时在刚刚上线的孔子学院全球门户网站开启。

“孔子学院日”活动始于2014年,一般在九月下旬举办,每年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都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在一些地方,“孔子学院日”已成为孔院所在学校、社区或城市共同的节日。

凝聚起各民族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求是》杂志评论员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在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重要阶段,党中央于2021年8月27日至28日召开了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这是继2014年会议之后,党的十八大以来第二次召开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全面回顾我们党民族工作百年光辉历程和历史成就,深入分析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系统阐释我们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明确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策举措,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各族人民亲如一家,共同团结进步,这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基本保证和基本要求。我们要从党的百年奋斗征程中把握现阶段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和重要使命,深刻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必然性、极端重要性和现实针对性,使之贯穿民族工作各领域全过程。

历史不会忘记。宁夏西海固,曾经“苦瘠甲天下”,“剁开一粒黄土,半粒在喊渴,半粒在喊饿”。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批批挂职干部、支教支医支农工作队员,从闽江岸边来到六盘山下,与当地各族人民一起艰苦奋斗,创造了东西部扶贫协作的“闽宁模式”,演绎了一幕幕感人至深的“山海情”,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范例。

这方土地,见证了党的民族工作的非凡历史。长征途中,红军三过宁夏西海固回族聚居村庄——单家集,毛泽东同志为当地宗教人士讲解党的民族政策和抗日主张,留下了著名的革命佳话“单家集夜话”。红军驻扎时,还向当地群众传授了马铃薯粉条制作技术,这种粉条被称为“红军粉”。如今,“红军粉”已经成为单家集各族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党的民族工作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党在成立之初就将解决民族问题纳入新民主主义时期党的总任务之中。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了关于民族问题的纲领。1928年党的六大专门作出关于民族问题决议案,认为民族问题“对于革命有重大的意义”。长征途中,红军经过民族地区时,在与苗、瑶、侗、壮、藏、回等十多个民族的直接交往中,极大地丰富了党的民族工作实践。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中国共产党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结成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总结中外历史经验,决定走自己的路,创造性地提出,在统一的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新中国把民族平等作为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作为国家基本政治制度之一,为民族地区人民当家作主、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留下了云南民族团结誓词碑、十万大军拓新疆、三千孤儿进草原、齐心协力建包钢等民族团结佳话。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将发展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适时调整完善民族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推出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支持政策,推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2021年8月31日,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文艺晚会在北京隆重举行。图为歌舞《这是我们美好家园》。 新华社记者 李响/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和民族地区发展,将其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加以谋划,放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伟业中加以推进,推动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从雪域高原到塞外草原,从天山南北到西南边陲,少数民族群众生活蒸蒸日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加深,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独龙族、基诺族等少数民族实现了“一跃跨千年”的历史性飞跃,我国各民族面貌、民族地区面貌、民族关系面貌、中华民族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成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生动写照。

当前,我国已顺利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挺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我国民族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复杂形势,进入到重要的发展阶段。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坚固思想长城,才能有效抵御各种极端、分裂思想的渗透颠覆,才能有效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民族领域可能发生的风险挑战。正是在深入分析国内外形势,深刻把握历史经验和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中央郑重提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团结奋斗。

厚重的历史雄辩地证明,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根深叶茂,靠的正是国土不可分、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理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用“四个必然要求”深刻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是党的民族工作开创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历史性成就的取得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开创未来工作的新局面同样离不开科学思想的指引。一百年来,我们党始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同中国民族问题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强调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理念,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贯彻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积累了把握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形成了党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此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12个方面对此作出了精辟概括。一是必须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高度把握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历史方位,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谋划和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二是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三是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四是必须坚持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五是必须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保证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参与国家事务管理,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六是必须高举中华民族大团结旗帜,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七是必须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确保党中央政令畅通,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实施,支持各民族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八是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九是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十是必须坚持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十一是必须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教育引导各民族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十二是必须坚持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提升解决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是党的民族工作理论和实践的智慧结晶,是党的治国方略在党的民族工作领域的集中体现,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不仅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的根本原因所在,更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新时代进一步巩固各族儿女的大团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力量。

举一纲而万目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落实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要求,就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贯穿民族工作的各领域和全过程,发挥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的“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显著优势”,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习近平总书记从“全面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坚决防范民族领域重大风险隐患”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对于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面对新时代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挑战,我们一方面要看到当前我国民族关系大局是好的,民族团结的基础是稳固的,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民族工作具有很强的政治性、政策性,随着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一些政策措施已经不适应当前的形势与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民族工作创新发展,就是要坚持正确的,调整过时的,更好保障各民族群众合法权益。重点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要正确把握共同性和差异性的关系,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二要正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各民族意识的关系,引导各民族始终把中华民族利益放在首位,本民族意识要服从和服务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同时要在实现好中华民族共同体整体利益进程中实现好各民族具体利益,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都不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三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四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以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以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以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

党的百年历史表明,民族工作能不能做好,最根本的一条是党的领导是不是坚强有力。正是有了党的坚强领导,各民族团结一心,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包括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内的小康社会。只要牢牢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任何人任何势力可以挑拨我们的民族关系,我们的民族团结统一在政治上就有了充分保障。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56个民族共同开发的,中华民族的未来也要靠56个民族共同开创。56个民族、14亿多中华儿女紧紧团结起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

传承千年非遗 活化古琴艺术

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成熟的、活着的艺术,为中国所独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北京故宫博物院珍藏历代古琴88张,是中国古琴文化巨大的宝库。2017年,当代古琴家杨致俭因机缘一头钻进故宫古琴艺术的大门,将故宫古琴文物研究、故宫院藏古琴复制、古谱复活、古琴演奏、古琴教学、论文发表、书籍付梓、唱片出版等工作逐一展开,渐入佳境。他将自己的所学与时代相结合,全身心地投入到故宫古琴艺术的研究和活化之中。

来自上海的古琴家

出生于上海的杨致俭幼承庭训,从小在父亲的安排下系统学习书法、绘画、篆刻、笛箫等传统艺术,且极具艺术天赋。他曾经跟随中国三位古琴泰斗广泛学习广陵派、虞山派经典古琴曲目。

2006年,社会上古琴爱好者还不多,特别是在上海这样一个开埠较早、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上古琴班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但从那一年起,杨致俭就开始在上海开设古琴教学。从《广陵散》的聂政刺韩王讲到《大胡笳》的大才女蔡文姬,从《离骚》作者屈原讲到《潇湘水云》的爱国情怀,他要在中国最国际化的都市传播中国最经典的传统文化。

杨致俭不但是国家一级演奏员,连续获得4届全国古琴大赛银奖,还是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琴斫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由于大学的专业是“建筑学”,他长于运用科学量化的方法看待中国传统工艺,最终在古琴制作中实现“音响学、美学、材料学、琴学”的和谐统一。在此基础上,他申报了20多项和古琴制作相关的专利,并写出《中国古琴传统制作艺术》一书。

在这部图文并茂的专著中,杨致俭将1300年来唐代传承至今的古琴制作工艺分拆为100多道工序,每个工序均用“5步法”阐述,即古代典籍的论述、工艺详细说明、故宫传世古琴文物参考图、制作方法和图纸数据以及验收方法和辅助工具。这本书用10万多字、400多张图片,告诉大家如何运用传统工艺制作一张真正的古琴。

2017年,杨致俭被评为“上海工匠”。上海市总工会授予他第一个“上海工匠创新工作室”,落户浦东唐镇。1000多平方米的古琴工作室不但展示了杨致俭的古琴艺术,也让上海的传统文化爱好者、古琴爱好者有一处了解千年古琴艺术的好去处。

故宫古琴的研究和活化

2017年,杨致俭开始参与故宫博物院古琴馆的筹备以及故宫古琴艺术的研究工作。

故宫博物院藏古琴88张,唐宋元明清各代俱全,以清宫旧藏为主体,此外还有其它与古琴相关的文物,如书画、瓷器、玉器等,各类藏品的质量、数量列居全国博物馆之首。

在专注于故宫古琴艺术研究和活化的过程中,杨致俭真正体会到故宫是一所艺术大学。在这里,他完成了从古琴演奏者、制作者到古琴文化研究者的转变。

过去三四年间,杨致俭研究成果颇丰。他基于故宫院藏历代古琴文物和宫廷造办档案,亲自复制多张故宫院藏名琴,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举措。他参与筹备故宫博物院古琴馆展览,使得原来藏于深宫的历代名琴得以系统地与公众见面,这是故宫历史上的第一次。他初步完成故宫文物中有关古琴文化部分的梳理和研究,涉及书画、器物等多个领域,例如,在北宋著名的《听琴图》中发现“九弦琴”和“宝琴”的影像等重要信息,并完成相关学术论文。另外,他还完成故宫院藏明代古琴图谱册《秋鸿》的“打谱”工作,让古曲焕发新生。

在杨致俭所有研究中,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明代早期古琴曲《秋鸿》图谱册的研究。古琴曲《秋鸿》描写秋天里大雁的远征,体量庞大,气象高远,享有盛名。古琴曲《秋鸿》图谱册按照标题,用36幅绢本水墨工笔画对应纸本楷书古琴谱,逐次绘制琴曲的36段场景,并钤有“乾隆御览之宝”大印八方,是一件集合琴、书、画、印、装帧以及皇家收藏于一体的珍贵文物。

2018年起,杨致俭开始全面研究古琴曲《秋鸿》图谱册,通过对历代45个《秋鸿》谱本的整理和对比,最终论证故宫版本为古琴曲《秋鸿》存世谱本的最佳版本。他还用两年的时间完成故宫琴谱文物的分册顺序、段落勘误和矫正等工作,并出版10万字《故宫秋鸿研究》书籍。尤其重要的是,作为古琴演奏家,杨致俭完成了36段全本《秋鸿》琴曲的“打谱”工作,让与紫禁城同龄的、600年前的明代文物上冰冷的琴谱复活起来。

由于中国古琴谱只记指法,不记录音高和节奏,后世琴人仅凭纸面曲谱无法直接演奏,因而产生了“打谱”工作。所谓“打谱”,即根据古琴曲原意,结合古谱记录的指法和音高,由打谱者进行二度创作,重新组织节拍、勾勒音乐情绪,让已经绝响的古谱焕发新的生命。

古琴打谱工作专业而艰苦,且对打谱者要求极高,须精熟古琴之传统演奏、古指法考证、版本研究,以及对音乐的理解和表达。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故宫版本《秋鸿》琴谱的重生,意义重大。

以新方式传播古琴艺术

在中华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古琴文化传播也需要新的平台和方式。

从2008年起,杨致俭参演多届上海政府组织的“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中国古琴大师新年音乐会”等重要活动和海外演出,并参与组织“全国17周岁以下青少年古琴邀请音乐会”“国家级古琴非遗传承人李祥霆教授古琴独奏音乐会”以及“中国古琴非遗10周年音乐会”等重要琴事活动。在他的努力下,古琴及其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和认知。

虽然从古到今介绍古琴的书籍并不少见,古琴曲也一直在被创作和演绎,但古琴艺术的传承大多是言传身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传播范围。因此,在媒体如此发达的今天,如何通过新的技术手段传播“非标准化”的古琴艺术,始终是杨致俭钻研的课题。

在故宫学校的古琴课堂上,杨致俭创新运用古代琴谱和现代视频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并编撰《故宫学校古琴教材》。他总结了“唱、读、弹、卡”四步教学法。其中,“唱”就是将旋律唱给学生听;“读”就是解读古琴特有的“减字谱”,并将其中的指法信息详细拆解给学生理解;“弹”就是弹给学生看,是重要的示范步骤;“卡”就是“卡拉OK”式的伴奏。琴箫合奏自古就是中国文人音乐的重要形式,杨致俭长于琴箫,他亲自录制箫声配乐,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的情绪。

此外,为了更好地传播故宫古琴艺术,杨致俭还运用数字化技术让《秋鸿》古琴图谱册中的配图活起来,构成符合现代审美的视觉、听觉综合艺术,并在此基础上策划数字化展览和演出,让更多人感受中国古琴艺术之美。

中国的古琴有7根琴弦、13个琴徽。杨致俭生日为7月13日,他常戏称自己“为琴而生”。他最大的快乐就是沉浸于千年的古琴艺术之中。

2021年对杨致俭来说注定是收获的一年。故宫古琴馆的《秋鸿》特展即将开幕,他的多部古琴研究著作将陆续付梓,全本时长28分10秒的《故宫秋鸿》单曲黑胶唱片将面世。

在过去3年多里,杨致俭全身心投入到故宫的《秋鸿》里,本人也像“秋鸿”一样,来往于北京和上海两地之间。可以这么说,这首著名的古琴曲“秋鸿”既描写了秋天里大雁的远征,也象征着杨致俭一生古琴事业的长征。

莆田疫情警示校园防疫必须警钟长鸣

江苏等地的疫情基本平息之后,福建莆田又暴发疫情。

据福建莆田市官方通报,从9月10日该市报告首例新冠核酸阳性病例,截至9月13日16时,福建莆田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核酸阳性76例,其中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8例,无症状感染者28例。媒体梳理官方公布的流调数据发现,学校成了此次疫情一个重要传播点,新冠疫情或已经在福建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一小学隐匿传播了10天。

疫情防控不能儿戏,人员密集的校园更是重中之重。莆田疫情再度警示校园防疫必须警钟长鸣。经历一年多的战疫,校园疫情防控虽然已经积累了很多经验,但依然不可掉以轻心。经专家研判,一名新加坡入境的学生家长林某杰疑似为本次疫情源头,其两个孩子都感染了新冠病毒,成为无症状感染者。该家长8月4日乘航班从新加坡入境厦门,经“14+7” 的医学隔离观察,8月26日解除隔离,9月10日新冠核酸结果阳性。

莆田疫情的暴发固然与新冠病毒的传播密切相关,可在另一方面也暴露出当地学校的疫情防控工作依然存在一定疏漏。为了确保学生的安全,很多地方的学校普遍要求孩子和家长在开学前14天无特殊情况不得离开本地,有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或从境外回来的人员更是排查的重点。

林某杰从境外归来,虽然经“14+7”的医学隔离观察后解除了隔离,但有没有考虑到可能还存在隐患呢?他回家6天后,其家庭成员林某发在9月1日正式开学上课,学校有没有掌握到家长从境外归来这个情况?有没有要求孩子开学前做一次核酸检测?据莆田市疾控中心主任凌龙美介绍,此次疫情的发现,源于当地对开学后的在校学生例行开展每半个月10%核酸适时抽检。如果没有这样的例行抽检,其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秋季开学前,教育部对学生返校提出三条硬性标准:学校疫情防控条件达不到当地疫情防控要求的,不能返校;学校各项防控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有效应急预案和演练落实不到位的,不能返校。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北京规定有京外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的中小学师生等暂不返京,京外低风险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师生员工要尽快返京,在京满14天后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返校。现在看来,这种慎重其事确有必要,特殊群体理应特殊对待,防控措施要更周密细致些。

从严从紧从细落实校园防疫,还应该在常态化防控上做足文章。未来人类与新冠疫情抗争将面临病毒不断变异的现实,要做好长期抗疫的充分准备。除了加强对疫情防控措施落实督导检查,严格校园重点场所环境消杀,落实勤洗手、常通风等常规防控措施之外,还要立足长远,强化学校卫生和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掌握必要的卫生技能、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拉克分享|韵人纵目,云客宅心:中国画里的园林

《延月梳风》手卷(局部),丘挺,纸本水墨

8月8日,“延月梳风——丘挺作品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的主题“延月梳风”四字,巧借于苏州博物馆的邻居拙政园中的两扇月亮门。此二门相对,一名“延月”,一名“梳风”。夏日高卧,“延月帘高卷,看山牖尽开”;冬日赏梅,“倚松还傍竹,洗雨更梳风”。

《与谁同坐》,丘挺,绢本水墨,56×88cm,2021年

展览中相当一部分篇幅展出了丘挺自2005年开始研究各处园林,并以之入画所创作的作品。该展览板块也以拙政园中一亭“与谁同坐轩”命名。

中国画家以园林入画的传统或可追溯至唐代。以隋代画家展子虔《游春图》为标志,对山水的刻画正式从人物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画科。而作为一方山水之隐的园林,也逐渐走入画家们的视野。

一方山水之隐

《宫苑图》卷,传为唐人作品,绢本,设色,纵23.9厘米,横77.2厘米

谈及中国画,我们更为熟悉的一个词大概是“山水”。孔子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华文化中的山水情怀体现在历朝历代的各个领域,而尤其在平面的绘画和立体的园林两大领域尤见其趣。

根据北京大学教授朱良志先生所言,中国人建造园林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岁月里,形成了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三足鼎立的格局。

《宫苑图》卷调色版(为便于读者观看画面所描绘的景物,此图经过软件调色,原作色调参见上图)

这件《宫苑图》卷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因年代久远,且原作没有款印,所以作者不详。从画面风格来看,此卷颇有承自展子虔所开创的青绿山水之风,曾传系唐人所作。画卷描绘了一座古代宫苑中的夏日景致,作者采用青绿敷色,大面积渲染了层峦起伏的群山和宫殿楼宇。卷中山石均以细笔勾出,略有皴斫,建筑物轮廓也大量使用金线勾勒。全卷水系贯通,舟车川流,辉煌明丽,富有装饰性。值得一提的是,该卷《宫苑图》中,多座宫殿楼阁的位置立于“半山半水之间”,可反映出我国古代园林中宫殿楼阁的建造思想。

《阆苑女仙图》卷(局部),五代,阮郜作,绢本,设色,纵42.7厘米,横177.2厘米

“阆苑”典出《集仙录》:“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阆苑女仙图》并非取景自现实生活中的园林,它是作者对传说中仙人住处的想象,也是阮郜唯一的传世之作。画卷描绘了苍松翠柏之间,一群仙女在其中生活、嬉戏、弹奏、休闲的场景。画卷整体以自然风景为主,树石相依,竹影萧萧。画面四周有乘鸾女仙、乘龙女仙、驾云女仙,还有在海面上凌波漫步,缓缓而来的女仙,整体营造出一派闲适浪漫的超尘之感。

《文苑图》卷,五代,周文矩作,绢本,设色,纵37.4厘米,横58.5厘米

《文苑图》卷(局部)

五代南唐画家周文矩以画人物、仕女享誉中国古代画坛。然而除此之外,车服、楼观、山林、泉石也是周文矩擅长表现的对象。这幅《文苑图》实际上是一件以人物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但画家对树、石的刻画及人物在其间的姿态,又不免让人展开画卷之外的空间想象。

画家以行笔瘦劲的“战笔描”(颤动的线条来表现衣纹)描绘了四位文士围绕松树思索诗句的场景,他们有倚壘石持笔觅句者,有靠松干构思者,有两人并坐展卷推敲改诗者,还有一小童正俯身侍墨,画中人物情态各异,形神俱备,画家对壘石、松干的刻画也很精妙,反映出当时的文人与周遭自然之物的关系。

明代的园林绘画

《东园图》卷(局部),明,文徵明作,绢本,设色,纵30.2厘米,横126.4厘米

如果说前面几件作品所表现的都不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居住与生活的园林,那么这幅明代文徵明所作《东园图》便是一件真正以私家园林为主要表现对象的精品。在明代,造园与绘画艺术皆达到了很高的境界。造园家以画境为灵感叠山开池,画家则以园林为对象描摹创作。

东园位于南京钟山东凤凰台下,原是明代开国重臣中山王徐达的赐园,名为“太府园”,后来其五世孙徐泰时加以修葺扩建,辟作别墅,更名“东园”。

《东园图》卷(局部)

一座好的园子,山、水、树、石、亭、台、廊、榭是基本元素,如何将这些基本元素陈设布局,秩序井然却又出人意外,妙趣天成,则是造园人追求的境界。《东园图》是文徵明于61岁时所绘制,表现了东园雅集时的情景。该图以从高处俯瞰的视角,描绘了东园内的一景。只见园内叠有峰嶂,川泽相通,灵岩怪石环列前后,奇花异草郁郁葱葱,亭台楼阁错落有致。时贤名士雅集于东园之中,或谈诗论文,或品茗抚琴,或宴乐弈棋,其乐融融。整幅画面一眼望去,生机盎然。

朱良志认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园林是一个生机活泼的生命体,亭台楼阁、山水花木只是它的形;山因水而活,石依树而生,亭台连接着细经,云墙牵引着绿植,更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这才是她的风神和韵味。

因此,园林所代表的意义绝不仅仅是一处住所那么简单,它同时也是中国人安顿心灵之所。

别号图

《求志园图》卷(局部),明,钱穀作,纸本,设色,纵29.8厘米,横190.2厘米

除了文徵明,在明代吴门其他画家的作品中,还有许多以他人的室名别号为题描绘的作品,这类作品被明代书画收藏家张丑称之为“别号图”,如推而广之,还应包括以庄园、庭院为题材的作品。它们在描绘人造园林真实性的基础上,力图表现园林主人的生活理想,反映他们身居闹市,却追求“与深山野水为友”的操守与志向,这类作品成为吴门画派所表现的一种突出的艺术现象,而钱穀的《求志园图》正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件。

此卷是钱穀应友人张凤翼之请,描绘其家园春夏之间的景色。画面上,院内树木高耸,枝叶茂盛,院墙错落,人物、景物、屋顶与院内空地的布局疏密有致,在画面右侧园子大门处的院墙上,一茏葱郁的枝叶正探出墙外,十分俏皮。

《求志园图》卷(局部)

 《夏山高隐图》轴,元,王蒙作,绢本,设色,纵149厘米,横63.5厘米

从观看的角度来说,同是中国画,观看“山水画”与“园林画”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中国画中所描绘的自然山水给人以更广阔的时空感,它们或气势宏大,或空灵清冷,自有一种不与尘世相合的疏离之感,如“一弯冷月在世界中永恒地照耀”。而以园林为描绘对象的画作则不然,中国园林虽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高造园标准,却毕竟融入了造园者和园林主人的生活理念与生活志趣,画中一草一木,一树一石皆因人的存在而别开生面。所以这类画作总是散发着一种亲切的生活情态,这种生动可爱的“小品化”意趣在文徵明与钱穀的作品中皆有溢出。

《西园雅集图》扇页,清,冯宁绘,纸本,设色,纵19厘米,横57.1厘米

如文徵明的《东园图》卷,古代画家将园林入画,所描绘的场景经常与“雅集”脱不开关系。中国文人和士大夫阶层历来崇尚风雅。举凡清平盛世,便是他们以各种名目游山玩水、诗酒唱和、书画谴兴和文艺品鉴的时候,其形式更是琳琅满目。

《西园雅集图》(局部)

《西园雅集图》(局部)

《西园雅集图》通过芭蕉、竹石等园林的自然景观,巧妙地将画面分割成六个表现文人雅集活动的场景,他们有的挥毫写书作画,有的题壁留墨,有的拨阮演乐。每个场景在形式上各自独立,在内容上高度统一,突出了“雅集”的主题。

可行,可望,可游,可居

《颐和园风景图》轴,清,绢本,设色,纵187.5厘米,横374厘米

到了清代,画家对园林的表现风格和描绘重点有了很大的变化,表现宏大场景与亭台楼阁的画作占了不小比重。此图取由颐和园昆明湖东南北望万寿山的角度,采用广角的方式概括了颐和园最为重要的标志性景观,如佛香阁、知春亭、铜牛、廓如亭、十七孔桥、玉带桥等。图中亭台楼阁黄、绿、灰各色屋顶敷色细腻,石桥栏柱等建筑细节描绘地非常精准,反映了晚清颐和园的状貌,相当富有时代特色。

《梁园飞雪图》轴,清,袁江绘,绢本,设色,纵202.8厘米,横118.5厘米

这幅《梁园飞雪图》轴也是一幅描绘私家园林的作品。“梁园”又名“兔园”,是汉代梁孝王刘武所建的一处私家园林,其旧址据说在今河南开封东南。梁孝王雅好文翰,广泛结交当时的文人名士,如司马相如、枚乘、邹阳等皆为其座上宾客,许多人长期居住园内,乐而忘返,“梁园”因此而闻名。本图中,作者将这座历史上著名的园林建筑安置于冬季的雪景之中,庭院、屋顶、山石上都留出大片空白,表现厚厚的积雪,精美的殿堂在白雪的映衬下愈显得富丽堂皇。寒冷的气候并没有影响园内的热烈气氛,殿堂内灯火明,歌舞喧嚣,豪华的盛宴正值高潮。

这幅作品是袁江楼阁界画(在作画时使用界尺引线,故名界画)的代表作,表现华丽的建筑是作者创作的重点,均匀挺直的线条勾画出房屋的各个细部。在表现华丽的建筑的同时,作者也着意于园林环境与山水气象的烘托,从而使画面超越了一般园林绘画所承载的时空范围,呈现出诗一般的山水意境。

广电总局|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2日发出通知,要求广播电视行业坚决抵制违法失德人员,坚决反对唯流量论,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坚决抵制不良“饭圈”文化,坚决抵制泛娱乐化,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坚决抵制高价片酬,切实加强从业人员管理。

通知称,广播电视机构和网络视听平台在节目演员和嘉宾选用上要严格把关:政治立场不正确、与党和国家离心离德的人员坚决不用;违反法律法规、冲击社会公平正义底线的人员坚决不用;违背公序良俗、言行失德失范的人员坚决不用。

通知称,不得播出偶像养成类节目,不得播出明星子女参加的综艺娱乐及真人秀节目。选秀类节目要严格控制投票环节设置,不得设置场外投票、打榜、助力等环节和通道,严禁引导、鼓励粉丝以购物、充会员等物质化手段变相花钱投票,坚决抵制不良“饭圈”文化。

通知要求,树立节目正确审美导向,严格把握演员和嘉宾选用、表演风格、服饰妆容等,坚决杜绝“娘炮”等畸形审美;坚决抵制炒作炫富享乐、绯闻隐私、负面热点、低俗“网红”、无底线审丑等泛娱乐化倾向。严格执行演员和嘉宾片酬规定,严格片酬管理告知承诺制度。倡导鼓励演员和嘉宾担当社会责任,参与公益性节目。严肃惩戒片酬违规、“阴阳合同”、偷逃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