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13个文旅项目签约114.5亿,一大波文旅消费惠民补贴也来了

激发文旅消费动能,一大波新项目、新场景来了! 6月9日,“‘相约公园城市 共创文旅未来’成都市文旅产业建圈强链招商签约推介会”在邛崃邛窑考古遗址公园举办,旨在搭建城市之间文化旅游领域合作平台。

现场,成都市共推出文旅招商项目62个、未来公园社区招商项目42个,现场13个文旅招商项目正式签约,签约金额达114.5亿元。更值得注意的是,成都还发布了“文旅成都”APP文旅消费惠民补贴活动,面向终端的文旅产品消费者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补贴覆盖面,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62个文旅项目、42个未来公园社区项目

成都发布文旅机会清单

活动现场,市文广旅局代表发布了成都文旅产业及未来公园社区机会清单,包括邛窑遗址公园房车营地、北湖生态公园露营、中国天府农博岛营地等62个文旅招商项目,以及瞪羚谷未来公园社区数字文创园、白鹭湾科技生态园、天府艺术公园文博坊等42个未来公园社区招商项目,充分展示了成都文旅资源,推进文旅企业精准匹配供需。

与此同时,成都各区(市)县文旅部门也卯足了劲,展示自己的文旅消费活力。比如,邛崃市结合属地文旅发展实际,重点推介了龙门山生物多样性博览园、白酒梦工厂、邛窑国际陶艺村、临邛古镇文脉坊、邛窑遗址公园房车营地、天台山房车营地等文旅项目。

成都东部新区则以区域优势、产业优势、要素成本优势为切入点,介绍了以湖门盛景门户区、大美空港航旅区、龙马活力休闲区、希望田园生态区为核心的“4+N”全域旅游空间结构,推介了世界园艺博览会、三鱼萌狮文化村、蓝溪湾国际高端度假酒店群等文旅项目。

彭州市则聚焦“发展民宿 振兴乡村”主题,介绍了龙门山湔江河谷生态旅游区,推介了葛仙山森林运动探险基地、白鹿魔幻音乐谷、白石沟民宿聚落、简西驿站露营基地、萤光竹海露营基地等文旅项目。

▲东部新区龙马湖公园

13个重点文旅项目

签约金额达114.5亿

本次活动,成都熊猫基地海洋世界、红星美凯龙沉浸式太空艺术体验馆、沫江山月——邛崃智慧康养度假、京东国际直播产业园、赛博城CyberPark影视产业文娱综合体、成都新飞翔数字文创大厦、上海易淳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体育竞技、云上精品度假酒店及文旅时尚商业街区等13个文旅项目双方代表上台签约,签约金额114.5亿元。

与此同时,为进一步加大招商力度,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关心和支持成都文旅招商引资工作力量,活动现场,中国文化娱乐行业协会会长刘金华,中国人民大学创意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宋洋洋,北交所旅游资源交易平台总经理刘君,北京新旅界总裁、创始人李阳,四川正火文化传媒集团董事、总经理杨生,上海纯粹建筑设计公司创始人施国平6人,被授予首批成都市文旅招商大使。

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2022“文旅成都”惠民补贴正式启动

活动现场特别发布了“文旅成都”APP文旅消费惠民补贴活动,面向终端的文旅产品消费者进一步扩大文旅消费补贴覆盖面,持续激发文旅消费活力。

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文旅成都”APP吸纳了景点、书店、文博、民宿等多个文旅场景,100余家品牌文旅商户入驻,具体怎么享受优惠?具体活动如下所示:

1、发放时间(有效期时间):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先用先得,用完即止,逾期未使用者,系统将自动清零。

2、实名认证及积分领取:通过注册过程中填写手机号和身份证以验证用户身份真实性,并通过技术手段保障用户信息安全,完成实名认证的用户将会获得100奖励积分(奖励积分兑换比例为:1积分=1元,10积分可抵扣人民币10元)。

3、使用规则:已获得奖励积分的消费者,在“文旅成都”APP入驻的商户进行消费时,通过“文旅成都”付款,系统将默认优先消费奖励积分(直接抵扣本次消费金额的25%,最高不超过用户已有积分),剩余部分由消费者付款,同时消费者将获得本次消费实付金额的25%作为奖励积分,如此循环,个人年度最高不超过200积分。

四川启动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已紧急避险转移安置群众25790人

6月10日0时03分,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5.8级地震,1时28分,阿坝州马尔康市发生6.0级地震。红星新闻记者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获悉,根据《四川省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试行)》,经省地质灾害指挥部研究决定,6月10日3时起启动四川省地质灾害三级应急响应。

据悉,地震发生后,四川省自然资源厅迅速部署,紧急调度阿坝、甘孜州及震中毗邻的壤塘、阿坝、马尔康、红原等县(市)立即开展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处置工作。

同时,会商气象等部门专题制作发布马尔康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动态提示震区周边市、县密切关注震情和雨情,做好次生地质灾害防范;紧急对接高分四川中心获取灾区震前卫星遥感影像指导地质灾害应急排查。

截至10日9时,部省地质灾害专家工作组8人已到马尔康,正赶往震中;已组织省地矿局、省地调院、省自然资源投资集团等地勘单位派出34支128人、44辆车,携带36台无人机开展阿坝全州地震次生地质灾害应急排查处置;已紧急避险转移安置群众25790人,落实临时安置点48处。暂未收到震区及周边区域因次生地质灾害造成人员伤亡的报告。

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上线 首批推出2万门课程

        这是一个全球课程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首批上线的2万门课程,是从1800所高校建设的5万门课程中精选的优质课程,覆盖了13个学科92个专业类,让更多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走进各大学的网上课堂。3月29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吴岩这样介绍。

他口中的平台,指的是28日正式上线运行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智慧高教)。它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国家24365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等四个子平台一起,集成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上。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的正式上线,是教育部推出的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取得的阶段性成果,是以实际行动为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教育体系迈出的重要一步。

吴岩表示,截至2022年2月底,我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5万门,选课人次近8亿,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次超过3亿,慕课数量和学习人数均居世界第一,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智慧高教的建设目标是汇聚国内外最好大学、最好老师建设的最好课程,成为全球课程规模最大、门类最全、用户最多的国家高等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它要实现两大核心功能:一是面向高校师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我国各类优质课程资源和教学服务。二是面向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管理者,提供师生线上教与学大数据监测与分析、课程监管等服务。

首批上线课程汇聚了众多名师大家、院士学者课程,学习者可以聆听到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医学大家钟南山和张文宏、著名敦煌学者樊锦诗精彩授课。

作为智慧教育平台,平台采用了先进的智联网引擎技术,实现了服务智能化、数据精准化和管理全量化。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通过快捷搜索、智能推荐等方式,为学习者提供多种符合个性化学习要求的智慧服务,优化了用户体验。平台对课程信息及学习数据进行实时采集、计算、分析,为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提供定制化、精准化分析服务。将所有在线课程平台的学分课程纳入管理范围,可集中反映我国在线课程发展全貌,具备门户的汇聚集中能力、开关控制能力,实现“平台管平台”。

吴岩表示,下一步将致力于建立覆盖高等教育所有学科专业的一流核心课程体系、核心教材体系、核心实验实训体系,汇聚名家名师名课,打造中国高等教育永远在线的“金课堂”。教育部也将依托智慧高教,在全国选取部分省份和本科高校开展高等教育数字化改革试点建设,在平台建设应用、智慧场景搭建、教育数据治理等方面先行先试,探索教育理念与模式、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改革创新,示范引领高等教育数字化融合创新发展。

吴岩说,要推动各类学校、各类老师善用慕课、会用慕课,不断创新教学应用的模式,自如娴熟地运用线上线下混合式、融合式的教学方式;也要让本就是互联网原住民的高校学生,学得更快、更多、更深、更好。

“数字化是个新鲜事,也是个重要事,要把新鲜感变成新常态,把重要事变成伟大事,着力构建以数字化为特征的高等教育新形态。”吴岩强调。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税扣除功能上线

根据《关于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通知》等有关规定,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已对《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操作办法(试行)》进行了修订并发布。北京青年报记者3月29日从国家税务总局“个人所得税”App中看到,目前在“专项附加扣除填报”模块中已经增加了“婴幼儿照护费用”一项,这也是目前纳税人能够享受到的第七项专项附加扣除,其余六项分别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婴幼儿护照也可作为填报证件

根据App中的提示,纳税人在填报“婴幼儿照护费用”信息时,需要提供子女身份信息,包括子女姓名、国籍、身份证件类型、身份证件号码、子女出生日期等;同时还可选择性提供扣缴义务人信息,包括为纳税人预扣预缴个人所得税的扣缴义务人完整名称和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据了解,婴幼儿出生后通常会获得载明其姓名、出生日期、父母姓名等信息的《出生医学证明》,纳税人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或纸质《扣除信息表》填报子女信息时,证件类型可选择“出生医学证明”,并填写相应编号和婴幼儿出生时间即可。婴幼儿已被赋予居民身份证号码的,证件类型也可选择“居民身份证”,并填写身份证号码和婴幼儿出生时间即可。婴幼儿名下是中国护照、外国护照、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等身份证件信息,也可作为填报证件。极少数暂未获取上述证件的,也可选择“其他个人证件”并在备注中如实填写相关情况,不影响纳税人享受扣除。后续纳税人取得婴幼儿的出生医学证明或者居民身份证号的,及时补充更新即可。如税务机关联系纳税人核实有关情况,纳税人可通过手机个人所得税App将证件照片等证明资料推送给税务机关证明真实性,以便继续享受扣除。

3周岁后可接续其他专项扣除

据了解,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的起算时间是从婴幼儿出生的当月至年满3周岁的前一个月,这期间纳税人可以享受该项专项附加扣除。这一期限起始时间与婴幼儿出生月份保持一致,终止时间可与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时间有效衔接,纳税人终止享受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后,可按规定接续享受子女教育专项附加扣除。

次年初也可补充申报扣除

国家税务总局有关文件明确,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同子女教育等其他专项附加扣除一样,预缴阶段就可以享受。纳税人将有关信息提供给任职受雇单位后,单位就可以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进行扣除,这样在每个月预缴个税时就可以享受到减税红利。如果纳税人没来得及在婴幼儿出生时将有关信息告知单位,也可以在年度内向单位申请在剩余月份发放工资、薪金时补充扣除。平时发工资的预缴环节没有扣除的,也可以在次年3月1日至6月30日内办理汇算清缴时补充申报扣除。

提醒

纳税人无需在近几日扎堆填报

随着我国设立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很多有3岁以下婴幼儿的纳税人都积极响应,登录App填报信息。对此,税务部门建议,为获得更好的填报体验,纳税人无需在近几日扎堆填报,选择自己合适的时间准确填报即可。

据了解,由于这项新政刚刚公布,但实施日期是从今年1月1日开始。这意味着今年前几个月没有享受到的扣除,将在以后月份发工资时一次性补充扣除,或者在明年年度汇算时一并扣除。比如,纳税人4月份将婴幼儿信息提供给任职单位,单位即可为纳税人一次性申报享受前4个月的专项附加扣除;若纳税人5月份将婴幼儿信息提供给任职单位,单位可为纳税人一次性申报享受前5个月的专项附加扣除。也就是说,纳税人目前只是完成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的信息填报工作,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最早也要从4月份的工资条中才能看到。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专项附加扣除政策自2022年起实施,因此相关纳税人要把信息填在2022年度信息中。北青报记者看到,目前国家税务总局个税所得税App中,纳税人可选择2022年度和2023年度,纳税人注意不要填错。

另外,由于当前正逢2021年度个人综合所得年度汇算清缴期,一些纳税人填报完信息后到2021年度汇算清缴中查找扣除信息。因无法找到而怀疑是不是没有填报成功。其实这无需担忧,因为这项政策从2022年开始实施,在2021年度的汇算中自然无法体现,明年的2022年度汇算中就能显示出来。

“二月二”多彩民俗

2022年3月4日,农历二月初二,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迎接“二月二”。

3月3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中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进行舞龙表演。梁孝鹏 摄
3月3日,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清河镇的面塑艺人刘增辉制作春龙面塑作品。初宝瑞 摄
3月3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苗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创作粘贴画“龙抬头”。孙文潭 摄
3月2日,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村民表演特色民俗“蜀源草龙”。施亚磊 摄
3月3日,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卫楼社区,理发师为小朋友们义务理发。葛宜年 摄
3月3日,山东省枣庄市建设路小学开展“二月二炒料豆 喜迎‘龙抬头’”活动,老师教学生炒料豆。孙中喆 摄

微短剧悄然兴起:短视频竞品还是影视新风口?

近日打开视频网站,观众会发现一些网剧特殊品类——微短剧。就在这周,腾讯视频全网独播微短剧《我的兄弟不可能这么萌》,以主角灵魂附体宠物陪伴兄弟的奇妙设定,展开一系列有趣故事。翻看这些微短剧,每集仅有5分钟,体量大概在20集上下。算下来,看完一整部剧的时间与看两到三集电视剧或是一部电影相当,一口气追完毫不费力。更有弹幕打趣:“如果再开个倍速播放,一眨眼一集就没了。”抖音、快手两大短视频平台则干脆推出“付费短剧”,比如抖音《超级保安》第二季最后五集付费价格约为1.4元每集。

2020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在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后台增加“网络微短剧”类目,被业界视为微短剧正式纳入监管、步入创制正轨的一个标志。经过一年多发展,越来越多专业团队入局,使得这一影视品类逐渐从过去的零星自发创作,变成了规模产业。据快手短剧行业大会公布的数据,2021年1至10月,快手短剧总播放量超过7700亿。而另一边长视频平台也着手布局,腾讯于去年末推出“十分剧场”,目前已有超过十部作品上线。其中《大妈的世界》收获8.1分超高评分。

微短剧之于短视频平台,似乎成为被看好的新变现渠道;而之于长视频平台,则像是与前者争夺市场、走精品化路线的“竞品”。然而,相比于创制更成熟的长剧集,微短剧还存在大众知晓度不高、质量良莠不齐等问题。拿《大妈的世界》来说,作为“十分剧场”的重磅首推位作品,其播放量为4600多万,比起腾讯视频前阵子的热播剧《开端》20亿播放量,“大妈们”的热度不到其四十分之一。那么微短剧能否真正成为影视新风口?同济大学电影研究所所长、教授杨晓林认为,在平台扶持、专业制作团队参与的趋势下,未来短剧品质也会有大幅提升。

老调新弹,视频网站不遗余力鼓励微短剧创作

其实,微短剧并非新鲜产物。早在2013年,万合天宜就出品了《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两部剧集,以年轻人特有的无厘头搞笑剧情吸引一众拥趸成为延续多年爆款。其五到十分钟不等的剧集长度,当时被冠之以“迷你剧”的名号。而再往前看,有2003年走红网络的《小破孩》等动画短片。在动漫更为成熟的日本市场,这更是一个固定品类——这些三到六分钟一集的作品,被形象地称之为“泡面番”,即泡个方便面的时间就能看完一集。在杨晓林看来,这些都可视为微短剧的“前史”。

尽管常有热门作品被讨论一时,但微短剧始终没能成长为与长剧集相抗衡的力量。20年后,微短剧正迎来新一轮发展。2020年,广电总局重点网络影视剧备案后台在既有的网络剧、网络电影、网络动画片三大类之外,新增了“网络微短剧”类目。这意味着,微短剧再不是零星试水,而是真正成为不可忽视的内容新品类。

与此同时,各大平台都通过开设品牌剧场、创作激励等方式,不遗余力争抢这一新高地。今年1月,快手宣布“短剧寒假档”上线,密集推出一批短剧。这其中,有漫画改编的短剧《万渣朝凰》,也有凸显父母温情的短剧《逆光》,以及聚焦家庭生活的《单亲妈妈再婚记》等,播放量均已破亿。抖音推出“抖音短剧新番计划”,吸引创作者为平台创作独播短剧。根据相关披露,抖音还会将短剧作为单独的一级入口,放置在抖音App的首页内,增加其曝光度。腾讯的“十分剧场”在贺岁档密集推出一批作品后,计划将在全年分季按喜剧季、国风季、互动季、悬疑季等主题上线,呈现短剧多元类型。

品质参差不齐,填补“碎片时间”之外还应有更多承载

在杨晓林看来,时隔多年,各大平台竞相布局微短剧是一个“水到渠成”的事,其契合了当下手机观看的大趋势。《中国电视剧(网络剧)产业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首次超过长视频。这意味着,短视频已经成为视听消费主流。比起动辄几十集的网络剧,三五分钟的追剧体验更为轻松。另一方面,也是当下网络剧剧情注水、内容乏味,倒逼用户寻求更紧凑的内容叙事。疫情冲击下,百万元投资即可完成的微短剧商业风险更小,加之平台的剧场运作,自然成为可行的转型探索方向。

不过,从影视制作方角度看,虽然明知短视频风头正盛,但很难从中短视频创作激励、播放量分账、抑或是直播带货等变现方式中,获得与长剧集相当的收益,所以一些大型影视公司入局意愿不高。因此,尽管平台布局微短剧的步伐加快,但目前推出的作品尚未形成气候。作为“一元一集”的《超级保安》,其价格从观看时长看远高于长剧集。可演员表演、特效制作,都与传统长剧有较大差距,难免让付费用户感到失望。另外,竖屏微短剧没能完全摆脱网红制作公司夸张套路化的短视频创作风格。而号称走“精品化”路线的“十分剧场”也有粗糙的呈现。比如《第四审讯室》五集讲一个刑侦故事的做法,更像是把三十分钟一集的体量粗暴剪成了五集微短剧播出。而《妻子的反攻》则干脆被网友嘲讽为数年前热剧《回家的诱惑》的“倍速版”。丈夫出轨闺蜜,妻子为复仇,重回丈夫身边的剧情哪怕节奏快、有爽点,但观众还是纷纷给出差评。

在这其中,《大妈的世界》一枝独秀。无论是聚焦中老年群体的题材选择,还是每集一个呼应社会热点话题的轻松展开,都带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欣喜。“大妈们”赢得口碑,道出创作真理——短剧不是长剧压缩,更不只是填补泡面的碎片时间。好的微短剧无须一分钟八个转折,有限的台词、场景与轻巧故事,依旧可以凸显人文关怀,而这才是微短剧未来发展壮大的关键。

全媒体时代,戏剧化挑战为机遇(科技赋能艺术)

        开栏的话

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在其助力下,艺术一直在发生显著变化。科技让艺术立体化、生动化、直观化,也改变了艺术的生产、传播、呈现方式,两者的融合产生新的火花。本期开始,影视、艺坛版推出“科技赋能艺术”专题,聚焦这一领域的新案例、新现象、新趋势,与读者分享。

 

全媒体时代,我们可以突破时间和地点限制,通过多种终端获得想要的信息,这对于必须在固定时间、固定场所表演固定内容的戏剧艺术来说,产生了很大冲击。一方面,人们被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海量信息淹没,大量碎片化、浅表化的文化产品占据了我们的注意力;另一方面,随着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5G技术的运用和各种直播平台的普及,戏剧艺术长期引以为豪的沉浸式体验、现场互动感也逐渐失去优势。但挑战与机遇同在,戏剧人只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便能迎来新的繁荣发展。

首先,我们应对戏剧抱有充分的文化自信。实体剧场演出给观众带来的集体审美仪式感是网络虚拟空间无法比拟的,戏剧给观众带来的思考、感动、审美愉悦,又是任何碎片化、浅表化产品望尘莫及的。由此,我们更加明白全媒体时代戏剧创作最应该坚守的是深刻的思想性、精湛的艺术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关注人类的精神层面,保持剧场演出的文化品格,这是戏剧永恒的魅力。

其次,要主动拥抱全媒体,将全媒体意识贯穿到戏剧创作、演出、传播、观众培养等各个环节,要明晰突围方向。纵观戏剧艺术发展史,戏剧从来不排斥先进科学技术。从田间地头到城市剧场、再到银幕荧屏,由一桌两椅到机关布景、再到现代声光电的运用,无不彰显了戏剧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品质。运用全媒体意识观照戏剧艺术的全过程,必然会推动当下戏剧进入新的境界。

以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发端节目《唐宫夜宴》为例。这部作品原名《唐俑》,是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大赛的参赛作品,有人物、有情节,可以视为小舞剧。作品在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一经播出,成功“出圈”,成为网络热议话题。必须承认,《唐宫夜宴》如果没有全媒体的“添柴”,呈现效果会打不少折扣。但如果仅看到AR、5G技术对节目的包装,就流于表面了。AR、5G只是“技术元素”,没有强有力的“艺术元素”,没有那群活泼灵动可爱的少女演员、古典舞蹈语汇和深厚传统文化底蕴的支撑,技术也无所附丽。AR技术呈现的《簪花仕女图》、唐三彩等国宝级文物,只是强化了这一点。观众从中充分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灿烂、中华历史的厚重,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民族自豪感,这才是节目的灵魂。

全媒体意识体现在创作层面,一来可以拓展题材领域,创新剧本结构,增强叙事能力;二来可以使演出形态得到发展,时空场域的变幻更加具象化,舞台面貌为之一新。需要注意的是,一些戏剧作品对新媒体技术的运用还比较生硬,要进一步实现由“嫁接”到“融合”,超越“物理变化”实现“化学反应”。让现代技术激活、提升戏剧艺术,以戏剧艺术吸纳、化用现代技术,才能更好地推动戏剧艺术的创新性发展。为适应全媒体特点,我们还应加强戏剧创作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在创作一般意义上的大型剧目的同时,可以创作一些连台本、短视频、微戏剧,一些剧目可以更加青春化、时尚化,以满足受众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

在传播层面,可以通过全媒体加强戏剧人才特别是表演人才的宣传推介,打造新时代偶像。对于戏迷来说,“角儿”的力量历来不容小觑,“角儿”的影响力可以决定一个剧种的演出市场。当下,仅靠传统的剧场演出已经很难产生全民性戏剧明星。戏剧界要善于利用新媒体,推出有潜质的艺术家。对剧目的推介同样如此,要从剧目生产、演出、营销的各个环节增强互动性,调动观众参与的积极性。随着自媒体的发展,受众同时也是传播者,每个人都是宣传员,获得受众认可的好演员、好作品,其宣传效应可以实现几何式增长。

我们还可以借助全媒体培养青少年观众。青少年对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注定他们会对新鲜事物保持兴趣。不用担心青少年会将传统艺术视为陈旧,对他们来说,没有接触过的就是新鲜的。只要我们能够拿出精品力作,一定会让他们对传统艺术一见钟情。如何把青少年从虚拟空间引入实体剧场,把民族戏曲艺术塑造成为年轻人追逐的时尚,全媒体能够发挥的作用不可替代。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应愈加突出著作权保护的重要性。传播不能以牺牲著作权为代价,否则可能伤及戏剧原创力,伤及戏剧的可持续发展。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只要我们因势利导、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全媒体时代,戏剧一定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2年的元宇宙:抢人 烧钱 突破体验边界

1992年,美国著名科幻大师尼尔·斯蒂芬森在其科幻小说《雪崩》中提出“元宇宙”这个概念。现在,元宇宙从文学中的奇思妙想正变成现实。2021年10月,脸书公司改名为“元宇宙平台公司”,简称元宇宙(Meta)公司,成为引爆元宇宙产业发展的导火索。近日,微软公司斥资约700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为元宇宙再添煊赫声势。

从本质上说,元宇宙是一个由无数相互关联的虚拟社区组成的世界,人们可以使用虚拟现实头戴设备、增强现实(AR)眼镜、智能手机应用或其他设备在这里会面、工作和娱乐。

当脸书和微软的最新战略决策不谋而合时,元宇宙世界发生了颠覆性变化。美国《福布斯》网站在近日的报道中,列出了2022年里元宇宙的三大发展趋势:争夺优质人才、多领域投资以及突破创新体验的边界。

争夺优质人才

Meta正积极招募该领域的优秀人才,包括从苹果和微软那儿挖人。去年离开微软HoloLens增强现实耳机团队的100人中,大部分已经被Meta招致麾下。

尽管销售额增长缓慢,但微软的HoloLens耳机是AR领域的领先者,这使其员工在元宇宙人才市场尤其受欢迎。Meta还宣布,仅仅在欧洲,它就将雇佣1万名工程师来建设这个互联网新前沿。

无独有偶,微软收购动视暴雪,除了希望站上全球视频游戏的领奖台外,还希望能借此网罗合适的人才和平台,以在与元宇宙相关的开发中处于领先地位。

芯片制造商英伟达也开始涉足元宇宙,并推出“全宇宙”概念。“全宇宙”旨在将图形、人工智能、模拟和可扩展计算整合到一个平台上,成为连接虚拟世界的基础。通过“全宇宙”,艺术家、设计师和创作者可使用其设计应用程序,用笔记本电脑或工作站创建3D资产和场景。比如,宝马公司正在内部推进“全宇宙”平台的使用,以协调全球31座工厂的生产。有鉴于此,英伟达公司对熟练的“全宇宙”工程师的需求加剧。

多领域投资

多路人马开始杀入元宇宙领域,收购案此起彼伏。此前,美国游戏开发商Take-Two以127亿美元收购Zynga,对游戏行业而言,堪称“史上最贵”。2021年,游戏行业的收购总额达到了创纪录的1170亿美元。

机构投资者和散户投资者也在加大对元宇宙领域的投资。2021年11月底,软银公司宣布,向韩国元宇宙虚拟社交平台Zepeto投资1.5亿美元,该平台是亚洲最热的元宇宙社交平台之一,日活跃用户大约200万。此外,一些以投资元宇宙为主的基金也开始面世,并显示出较强的吸金能力。

很多人还看好元宇宙房地产市场的投资价值。数字房地产公司元宇宙集团正在对网络世界中的土地进行投资。Decentraland和Sandbox等数字世界已允许虚拟开发商建造和出租数字商场。2022年,将有更多人争夺元宇宙内的“优质地段”,尽管许多人对数字房地产的波动持谨慎态度。

突破创新体验的界限

当公司有人才和资金来定义和开发一个“没有边界的世界”时,想象力可以肆无忌惮地发挥,因为开拓者们创造了新体验,而正是这些创新体验将构成丰富多彩的元宇宙。

未来的工作将被新的元宇宙体验重新定义。除了英伟达的“全宇宙”,Meta的地平线工作室和微软的Mesh还希望人们能在虚拟世界中更好地工作,通过混合现实应用程序实现跨设备的远程协作。比尔·盖茨预测,虚拟会议将在3年内转移到元宇宙内,工作人员将越来越依赖于使用VR耳机和头像,而人们对正式工作场所的需求会进一步减少。

学校和社会生活也将发生变化。如罗布乐思公司正计划将教育视频游戏带到教室,公司将自己视为未来的元宇宙体验中心,人们除了可在其中玩游戏,还可参加音乐会。微软的AltspaceVR平台也允许人们聚集在一起参加现场虚拟活动,如喜剧俱乐部或酒吧之夜。

在元宇宙内,数字商店出售各种梦幻般的商品,如数字宠物。更多传统零售商也纷纷涉足,如耐克申请了虚拟装备、鞋子和配件的商标,古驰、巴黎世家和路易斯威登也开始销售电子服装和电子包。元宇宙购物中心开始出现,人们可在虚拟现实商店购物,并为元宇宙中的自己购买相关服装。

虽然元宇宙的发展速度对其狂热的信徒们来说还不够快,但对怀疑论者来说,这一切都进展得太快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延长了对此前完成的虚拟现实交易的反垄断调查的追溯时间,为元宇宙的快速发展设置了障碍。昂贵的耳机也可能成为元宇宙被大众广泛接受的“拦路虎”,因为戴着耳机花大量时间在平行现实中漫游,可能会造成目前尚不清楚的精神和身体健康损害。然而,科技行业对元宇宙的信念坚定不移,预计到2024年,市场总值将达到8000亿美元,到2030年将有10亿人迈入元宇宙。

深刻感悟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

     提要: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既不是文化虚无主义,也不是文化复古主义,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这段话科学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这一重要论断,值得深入学习、深刻感悟,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运用,不断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取得更大胜利。

1

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品质和鲜明民族特色

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同各个国家的具体实际相联系,回答和解决特定国家的现实难题和时代课题。在此过程中,也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民族形式。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百年党史的重要经验,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要依据。

标志着党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规律性认识的深化。马克思主义是行动指南,是革命的科学,而不是教条的词句,是解决问题的立场和方法,而不是经典作家的一般结论,这是党自诞生起经历了艰苦斗争、流血牺牲后才得出的经验和规律性认识。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并作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和我国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并通过一定的民族形式才能实现”的结论,表明我们党已经掌握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其中“我国的具体特点”“民族形式”都明显地包含了对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尊重与结合。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也强调“要懂得些中国历史,这是中国发展的一个精神动力。”他创造性地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古为今用地以“小康”等概念概括党的理论创新成果。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也都彰显出浓郁的民族特色和鲜明的中国文化风格。

在建党百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总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规律,创造性地提出“两个结合”,明确提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原来包含在“中国具体实际”中的中国历史土壤和优秀传统文化因素单列出来,凸显出来,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通的历史实践上升为历史规律,将长期以来的经验做法加以明晰化、观点化、理论化,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历史规律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一个新高度新层次。

揭示了十八大以来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取得胜利和成功的文化密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治国理政、凝聚民心、成风化俗、立德树人的重大价值,深入思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重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要义,深刻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和追求,特别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和根本的历史主题,用充盈着浓郁中国味、深厚中华情、浩然民族魂的“中国梦”,激发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有效激活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命力,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焕发出新的勃勃生机。真理一旦为人民群众所掌握,便迸发出强大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牢扎根于中华文化的母体、深深熔铸于中国精神的沃土,深刻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丰富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十个明确”的主要内容中处处体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习近平总书记还在许多重要场合发表重要讲话,不时运用中医理论和中医学术语言来阐述治国理政的方略,折射出深厚的传统文化智慧和浓郁的中医情结。比如,2012年在广州考察工作时指出,“改革也要辨证论治,既要养血润燥,化淤行血,又要固本培元,壮筋续骨,使各项改革都能够发挥最大功能。” 2013年在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上指出,党内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其突出特征,“用中医的话来说,就是‘肝风内动’‘血虚生风’”。2018年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指出,“治好’长江病’,要科学运用中医整体观,追根溯源,诊断病因,找准病根,分类施策,系统治疗。”这些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新理念新提法饱含着中国人的文化基因和精神血脉,与广大人民的思想和价值观念相吻合,为人民所广泛接受、喜闻乐见,迅速成为老百姓真心拥护、积极践行的科学思想和真理精神。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党的旗帜下,凝聚强大力量,战胜各种风险挑战,取得了一个个伟大胜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那样,“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大力弘扬者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也有其现实的背景和主客观条件。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提供了实践基础。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发展,国家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了光明的前景。但同时,外部环境变化带来许多新的风险挑战,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也面临不少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党治国理政面临重大考验。新的伟大斗争呼唤着新的理论指引,新的伟大实践推动着理论创新步伐。在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创造性地回答和解决民族复兴进程中的实际问题时,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是必不可少的。民族复兴的实践是在中华文化的土壤上进行的,指导实践的理论不应是教条的、书本的、抽象的马克思主义,而是活生生的、管用的,能够满足民族复兴事业需要的马克思主义。这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广阔的实践基础和时代条件。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供了国际场域。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决定人类社会走向的各种因素及相互关系在发生深刻变化,需要我们全面准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演进逻辑和运动趋势,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世界和时代的高度重新认识中华文化、思想和智慧的价值,发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人类文明的内在契合,寻找发源于古代中国的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当代世界的深刻启迪,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世界范围内宣扬和推广中国理念、中国立场和中国主张。在创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共产党人作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具备主体条件。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大地上生长,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哺育,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高度的认同感和亲切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大力弘扬者。爱国主义、爱民情怀、理想追求、高尚操守等优秀基因,构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成分。同时我们党也深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只有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焕发生机活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全党领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水平得以大幅推进,指导实践的效果也大大提升。

3

深入推动“两个结合”谱写时代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代中国的伟大社会变革,不是简单延续我国历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简单套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设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实践的再版,也不是国外现代化发展的翻版。”我们要勇于结合新的实践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善于用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持续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深刻改变了中国,中国也极大地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这三个重大时代课题。在这一进程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首要条件和根本遵循。一方面我们要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具体化、民族化,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厚植中华传统文化的根基;另一方面要大力推进中国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化,及时把新鲜经验加以归纳总结,上升为规律性认识,更好地运用和指导实践。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历史颠扑不破的真理。

持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确回答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与民族传统文化的关系问题,既不是文化虚无主义,也不是文化复古主义,既创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又用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激活了中华文化,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典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深入发掘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精髓要义,使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更具理论活力、更添现实意义、更显中国底色。要贯彻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一系列中央文件精神和重要举措,注重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发挥优秀传统思想道德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上的重要作用,引导全社会向上向善向美。

新时代新征程,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要论断,在深入推进“两个结合”中,不断赢得更加伟大的胜利和荣光。

2022冰雪之约,就等你了!

        倒计时!冬奥进入“北京时间”。本届冬奥会的比赛场馆已准备就绪,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大部分冬奥会“粉丝”难有机会亲临现场,就让中国经济网带你提前一览冬奥会现场的风采。

  本届冬奥比赛场馆有多个亮点。首先是国家速滑馆,作为北京冬奥会唯一新建冰上竞赛场馆,将承担速度滑冰项目的比赛,见证14块金牌的诞生。期待运动员们在“冰丝带”滑出个人最好成绩。

  其次是首钢滑雪大跳台,犹如一只灵动的“水晶鞋”,将在冬奥会期间承担单板和自由滑雪大跳台比赛项目。

  还有国家跳台滑雪中心,“驭”风而行,顶峰相见,这里将见证运动员们的“如意一跳”。

  冰壶被喻为“冰上的国际象棋”,运动员们对着一个“石墩墩”刷刷刷,来国家游泳中心——冰立方,看看这3枚金牌花落谁家?

  此外,还有国家雪车雪橇中心、云顶滑雪公园等等……让我们一起期待这场冰雪盛事!